这些年,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,快递行业也冉冉上升为朝阳行业,关于快递小哥月薪数万的新闻可谓是层出不穷,那些不起眼的快递小哥们,已经变成了收入甩你几条街的“隐形富豪”!
据说,因为收入诱惑,有不少高学历人群都转行做了快递,其中不乏有北大硕士、历史博士,甚至是大学教授。
而快递行业的龙头,也是风雨飘零。顺丰速运,其市值几乎接近腰斩,由巅峰时的3226亿,下降为现在的1666亿,顺丰旗下的社区生鲜超市顺丰优选,则爆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店潮。
快递业与电商业的发展息息相关,过去,由于电商的快速发展,快递业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。漫观国内电商业,经历了三次增长红利。
第一次是以淘宝的C2C模式为驱动,由于淘宝便宜且多样,大量国人养成了“剁手党”的习惯,雪花一样的订单自然滋生了大量的快递件需求。
第二次是以天猫、京东等的B2C模式为驱动,虽然B2C的订单量没有C2C多,但是客单价高,因此也支撑了快递业的高速成长。
第三次是以拼多多为标志的三四线城市消费崛起,在国内经济增长趋缓、城市居民消费实力下降的情况下,电商消费转而依靠三四线及小县城的下沉区域来拉动。
有机构做过测算,预计快递行业在2019年业务量突破600亿件以后,增长将触及天花板,增速将一直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。
过去,伴随着电商红利,快递行业也呈现着野蛮生长的态势,行业高速成长之时,市场格局分散,每家快递公司都可以分享到其发展红利。高利之下,自有无数玩家纷纷入场。
目前,我国快递法人企业达2万家,从业人数超过200万,是美国快递员人数(72万)的2倍多。
而随着行业发展渐趋成熟,市场经历了洗牌期,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,已上市快递公司单量占全行业的比重由2016年的64%提升到了2018年的71%,越来越多的中小快递遭遇淘汰。
变则通、不变则死!
作为全球标杆企业,亚马逊早已开始布局人工智能,运用先进技术来彻底改造了企业生态、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。目前,这些永远不知疲倦的机器人已经开始逐渐替代人力,成为了效率更高、成本更低的“拣货员”“快递员”。
比如,下面这个桔黄色的小机器人,是负责拣货工作,过去人工作业耗时1个多小时的货品提取作业,它在15分钟内就能搞定!
还有送快递的无人机,假如你早上在上班的地铁上买了一件东西,晚上到家后就能发现包裹已经被投递到了家里。
有数据显示,亚马逊一个2500人的仓库一年就解雇了300多人,裁员比例超过10%,而未来肯定会更多。
这绝非危言耸听,面对行业增长的瓶颈,各大公司都在纷纷上马,布局人工智能,在这类劳动密集型行业,运用机器人来工作,不仅能够有效较低成本、还能够大大提高效率。比如说,如果用无人机来送货,那么就可以节省70%的物流成本。
因此,目前国内几大快递巨头的智能化趋势都在不断发展,而那些中小快递公司,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实力与技术底蕴来投入,自然会越来越丧失竞争力。
比如,目前京东已经在全国运营了20座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,还正在推进完全无人的智能仓库;苏宁也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智慧物流基地,日处理包裹可达181万件;阿里菜鸟也在大力推进“智慧物流系统”,由机器人来自动完成拣货发货等工作……
快递行业的发展,其实是中国无数传统行业的缩影,在人口红利丧失的大背景下,企业需要以智能化的技术来实现组织变革、系统创新;
有媒体报道过,在京东的某一分拣中心,原有的300名分拣员工如今变成了只有不超过20人。这些机器人不需要吃饭、不需要休息,如果没电了,它们会自己去找充电桩补充能量。
未来已来,只是你毫无察觉。此前,花旗银行联合牛津大学发布过一份触目惊心的报告《TECHNOLOGY AT WORK v2.0》:
可以想见,那些像快递员、拣货员、客服、司机等体力性工作,将逐渐会被机器所无情淘汰;而脑力劳动者,也未必安全,现在,越来越多的记者编辑、股票交易员、翻译等工作,也在被机器取代。
业务入口 请填写信息!我们将为您提供更详细的资料!
姓名:
联系电话:
来访目的:
单位名称:
邮箱:
简要说明:
提交成功,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。
您也可以直接联系我们的客服专员: 157383855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