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刹住郑州市“乱贴条”、解决市民停车难的建议
社科体育新闻出版组 刘哲
城市本来是让生活更美好的。然而,郑州市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、车辆急剧增加的情况下,城市配套建设滞后,停车设施严重不足,却“市政欠账、市民买单”,以罚代管,对市民车辆的乱贴条愈演愈烈,甚至被广大市民视为借此敛财。这是本人第二次递交这项提案,希望上级以及郑州市能正视和积极解决这一问题。
一、停车难与乱贴条
据调查,郑州市2018年底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00万辆,一年间增加30多万辆,且还在迅猛增加,是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00万的八个城市之一。
郑州市虽然逐年增扩停车位,但与车辆增长严重不成比例。截至2018年底,主城区对外开放公共停车泊位约37.1万个,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约1.7万个,加上单位泊位、住宅配建停车泊位约90万个。也就是说,每天即便全部停满车辆,还有300余万辆无处可停。
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规定,“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、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、临时停车规定的,可以指出违法行为,并予以口头警告,令其立即驶离。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,妨碍其他车辆、行人通行的,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”。
郑州市交管部门罔顾郑州市车位严重不足的基本市情,也无视惜字如金的道交法明确给出的处罚要件,“妨碍其他车辆、行人通行”,对没有泊位的车辆一律贴条处罚,并按200元定格罚款。这种简单粗暴、漠视市民基本权益和感受的做法,怎能不令人诟病?
在郑州市的一些非主干道上,停靠车辆基本不影响通行,但交管部门并不规划泊位。理论上,郑州市每天可以对数以百万辆的车进行贴条,这岂非荒唐?!一年多来,交管部门贴条的频率在急剧增加,很多街道几乎天天在贴条,市民心惊胆战,怨声载道。本人随机访谈了不下一百名车主,平均下来每车一年间至少被贴五次,也就是说,一辆市民的机动车一年至少要被交管部门罚没1000元,无论多么小心,几乎躲无可躲。有郑州市民形象地称这是郑州的“车头税”。以方便处罚为目的,也客观上造成了“该贴的地方不贴、不该贴的地方乱贴”的现象。
二、刹住贴条乱相,缓解市民停车难
对妨碍交通的乱停乱放进行整治处罚,本身是交通管理的一项职责。但郑州市的处罚已经变味,严重违背了管理疏导交通的初衷,以罚代管,是对市民财产的严重侵害,也是对政府形象的严重损害。
1. 上级和郑州市有关部门应监督交管部门严格落实法律精神。事关郑州市的文明城市建设和政府形象,建议监察委和郑州市重视“乱贴条”问题,监督督促郑州市交管部门落实“依法管理、方便群众,保障道路交通有序、安全、畅通”的道交法精神,执法时结合具体市情,综合考虑道交法第93条明确规定的“妨碍其他车辆、行人通行”的基本要件,切实杜绝随意罚没市民钱款的不文明执法,让道路执法更加规范化、法制化、人性化。
2. 建立停车位建设与城市发展、车辆增长相匹配的长效机制。要按照车辆增长和城市扩容,科学规划建设停车设施,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停车设施建设,改造和增强老城区停车能力,新建城区严格落实停车设施建设规划。学习济源、新乡市的有关做法,综合听取各类交通参与者的意见,在客观上不影响通行的区段,以人为本、方便群众,尽可能多规划停车位。
3. 尽快采取整治乱停乱放的治本举措。交通治理的根本目的是道路畅通、服务市民出行,在目前的车位规划方案下,“乱贴条”有滋生的肥沃土壤。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剧增,停车矛盾会愈演愈烈。因此,这方面郑州市应该深化改革,解放思想,敢为人先。要尝试在易堵路段、时段划定城市禁停区、禁停时段,除此,法无禁则可停,既有利疏导交通,又杜绝贴条乱相,为城市治理写下可圈可点的一笔。
正在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郑州市,也是国家级文明城市,常住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。“乱贴条”和停车难是市民心中难以挥去的痛。请以切实行动回应关切:郑州,原本可以更美好!
业务入口 请填写信息!我们将为您提供更详细的资料!
姓名:
联系电话:
来访目的:
单位名称:
邮箱:
简要说明:
提交成功,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。
您也可以直接联系我们的客服专员: 15738385509